24节气立秋介绍,立秋是什么意思含义,久久派带你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导读:从气候特点上来说,立秋节气到来之后,虽受秋老虎余威的影响,暑气一时难以消退,但天气渐凉却已是大势所趋,那么,在农事、习俗、饮食上大家对立秋这一节气还了解多少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下24节气立秋,看看立秋是什么意思,其含义又是什么。
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8日或9日立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立秋的由来
从气象学角度来讲,太阳运行到黄经135度时,这天即为立秋。一般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十分重视这个节气。
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立秋
关于立秋的常识
1、立秋时节在民间也被人们称为七月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公历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为立秋。
2、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
3、立秋三候: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一候为5天,立秋15天,逐渐变凉。
4、立秋到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除长年皆冬和春秋相连无夏区外,我国很少有在立秋节气到来之后就进入秋季的地区,一般来说还是要热上一段时间,才会慢慢的往秋季过度。
立秋
立秋节气的忌讳
忌在田间走
立秋节气代表的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也代表着收获的季节,所以立秋节气相关的禁忌都和秋收有关系。在云南地区有立秋当天忌在田间行走的讲究,而河南、江苏、湖北一带,立秋日忌雷、雨、风天气,最好是万里无云的晴朗天气,这说明粮食可以获得丰收。
忌食寒性食物
立秋当天有啃秋瓜的习俗,也就是为了迎接秋天的到来,期盼天气赶紧转凉,用“啃秋”的方式来清除暑气避免痢疾。因为立秋时节气温还是偏高人体为了适应天气的变化,新陈代谢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要注意肠胃健康。而西瓜属于比较寒性的水果,立秋之后我们就要尽量免吃西瓜等一些寒性的食物了。
结语:以上是趣讯吧小编整理的“24节气立秋介绍,立秋是什么意思含义”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立秋的资讯,请点击》》》立秋是几月几日
文章由天气网趣讯吧频道(zzm8.com/)原创,禁止转载,转载必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5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zhjjp.com/n/8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