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带娃经验的母亲应该都知道2岁左右的小孩子看开始变得爱哭闹,简直就如同一只“小神兽”,对什么食物都是种满了好奇心,这也想要碰一下,那也想要摸一摸,需要有人无时无刻地盯着,不能离开看护者的视线才能“平安无事”,不然带给你的就是“麻烦不断”。上一刻还在兴高采烈下一秒则哭闹不安,这都是2岁之后的小孩才会出现的情况,所以2岁的孩子是“中了什么邪”才学会“变脸术”?
各个阶段的孩子在情绪上的初体验之间的差异
因为受到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拥有不同的情绪初体验所以会出现差异,而处于2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最主要的情绪初体验就是以快乐和难过为基础。如果他们觉得自己肚子饿了便会表现出难过的情绪,外在表现就是哭泣,而在自己得到父母的投喂之后便可以出现快乐,乖乖睡觉。同样如果在它·他们想要得到父母的用拥抱时,就会笑得开心,而当被放下时就会瞬间变脸,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以表现自己的不开心,宝宝有小情绪了!
在笔者观看过的一本育儿书籍中便有这样的一条观点,不同于现在的潮流的育儿观:不可以妄想同时给孩子做家长,又想要和孩子做朋友,和孩子讲道理都是无用功。这个观点出自《可怕的2岁》,此观点多适用于1-3岁阶段的孩子,说出这个观点的缘由在于何处?
孩童最早出现高级认知活动的时间点是在1岁后,主要是头脑认知下的心理活动,也是萌发自我认知的阶段,情绪初体验感的增加,有了自己与外界的分界认识,开始以我为中心的心理模式形成,开始明白自己的是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心理上称之为第一个“反抗”时期,懂得什么是骄傲、害羞、尴尬的情绪,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喜欢和别人对抗,反着干,不愿意去配合别人。
如果收到了他人的夸奖,就会感到沾沾自喜,与母亲分享喜悦,害羞地躲在妈妈身后;如果是遇到了他人的嘲笑或逗,那孩子就可能会有自己的小脾气,哭闹表达自己的沮丧失落与无助。
因为孩子在语言上的表达能力不足,所以内心的感受无法表达,就会通过简单哭闹来让父母知道自己的情绪是什么,如果父母没能get到孩子的点,那么会让孩子觉得委屈,甚至哭得越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学习,请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在育儿的路上,我们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顾孩子,可以关注我,和我一起探讨育儿路上那些事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5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zhjjp.com/n/644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