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封面二胎变三胎?人教社回应(真相到底是什么)

三胎政策已经全面渗透到人的生活中了,身边很多家庭已经开始积极响应三胎政策,近日有不少家长投诉,六年级语文课本封面二胎变三胎,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在变相宣扬三胎政策,随后人教社作出了回应,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课本封面二胎变三胎?人教社回应开学没几

三胎政策已经全面渗透到人的生活中了,身边很多家庭已经开始积极响应三胎政策,近日有不少家长投诉,六年级语文课本封面二胎变三胎,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在变相宣扬三胎政策,随后人教社作出了回应,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课本封面二胎变三胎?人教社回应(真相到底是什么)

课本封面二胎变三胎?人教社回应

开学没几天,网络上就开始流传着热心家长们对语文课本的“新发现”:一年的时间,课本封面由二胎变成了三胎,妈妈也不打扮了,头发随便一扎,衣服还是去年那件,只是旧了。多了个娃,爸爸也不在家下棋了,估计为了养家加班挣钱去了。

家长们口中的两个封面分别是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六年级上册封面。这段“看图说话”因为贴近“三胎”的社会热点,迅速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共鸣、转发。

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其公众号上进行了“辟谣”:五年级上册封面上被网友们误认为“爸爸”“妈妈”的其实是“小哥哥”“小姐姐”;二胎、三胎的解读不过是网友们的自行联想。

人教社介绍,语文小学阶段的封面内容,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孩子贴近的题材为表现点,分别是风筝、糖葫芦、皮影、布老虎、泥塑、端午、脸谱、对联、围棋、剪纸、国画写生、宫灯12种题材,来对应小学的12册教材。画面中,孩子都是主角;画面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同时适当兼顾与教科书使用时节相对应。比如,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的封面上,四个孩子围坐在石桌旁下着围棋;六年级上册的封面上,孩子们正在进行国画写生。

课本封面二胎变三胎?人教社回应(真相到底是什么)

三胎补助政策最新消息2021

有关三胎补助政策目前相关部门并未发布,只是在5月31日审议优化生育政策文件,指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其中配套支持措施如下:

生三胎配套支持措施一:实施奖励优惠

对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要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

生三胎配套支持措施二:完善生育制度

完善生育休假及保险制度。而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在怀孕和分娩的妇女劳动者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生育津贴和产假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国家或社会对生育的职工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健的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两项。一是生育津贴,二是生育医疗待遇。人社部《生育保险办法(征求意见稿)》从2012年11月20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明确,生育险待遇将不再限户籍,单位不缴生育险须掏生育费。

生三胎配套支持措施三:帮扶保障

要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完善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扶助关怀工作机制,维护好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

生三胎配套支持措施四:保障女性合法权益

招收聘用女性企事业单位等,会带来成本支出,这其中包括怀孕、生育、养育期间的一系列成本。这两年也有专家建议:用人单位可参考残疾人就业政策,即“免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以此鼓励用人单位招聘女性,消除女性就业歧视。此外,女性孕检、养育孩子过程中,用人单位也应提供适合女性的弹性工作上班,全社会共同创造鼓励生育的支持措施。

课本封面二胎变三胎?人教社回应(真相到底是什么)

三孩政策会带来哪些影响?

2021年5月31日,“六一”儿童节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会议明确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此前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都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那么,三孩政策又会带来哪些影响?

首先,最直接的影响体现为三孩政策的实施预计会带来新出生人口的适当增加。这次生育政策调整并不仅仅是允许生育三胎,更重要的是强调了配套支持措施,减少家庭生育负担。尽管生育孩子的成本很高,但依然不乏一部分人群能够负担得起生育三孩的成本,并且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有意愿生育三孩。因此,政策的实施,对这部分人群来说,无疑是充分满足了他们的生育愿望,特别是实现了家庭生育愿望与社会政策的有机统一。

而配套的支持措施则旨在促进有生育三孩意愿但受经济成本约束仍在观望的人群。生育政策调整的着力点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而大中城市的生育成本远高于小城市和县城。因此,如何有效降低生育成本并给予充分的养育支持政策是三孩政策能否取得实质效果的关键因素。《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准备生育三孩的夫妇在经历了一孩和二孩的生育之后,很可能已经处于生育的高龄阶段,也就是说生育能力可能已经明显下降,生育风险则可能大幅度提高,因此要再生育三孩,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生育服务举措,包括各种生育辅助服务措施,特别是与优生优育相关的各项检查费用的报销政策应及时跟进,切实减轻家庭生育负担,减少高龄生育夫妇的生育焦虑。三孩生育显然不仅仅要从数量上加以考量,更需要强调质量,保证新出生人口的优质性,实现人口发展的可持续性。

另外,生育并不仅仅是把孩子生下来,更要养育,其中三岁之前的养育尤其耗费时间精力,对此,生育过孩子的夫妇都有过深刻的体会。对于有三孩生育意愿的家庭而言,相当一部分已经很难再指望老人帮忙照料孩子,这恰恰是他们决定是否生育三孩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阻碍因素。《决定》中对于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的表述正是努力实现家庭养育与社会托育的转化。

大量的研究表明,儿童照料服务的缺乏成为抑制生育意愿最重要的因素,特别是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可及性成为影响人们是否生育二孩和三孩的关键。对生活于大中城市的人而言,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不断上涨的生活和育儿成本压力,已经成为生育行为的刚性约束,他们不得不在生育与工作之间仔细权衡。

然而,对当前中国而言,生育问题既是一个家庭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和社会共同去面对。现实的情形是,家庭面临的困境及其对政策支持的需求并没有充分反映在以往社会政策的改革中。根据德国、法国、丹麦等欧洲国家的经验,相较于产假,职业母亲更倾向于利用儿童照料服务,因而提供儿童照料服务要比育儿假更有效,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生育给女性就业和职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国外经验表明,公共托育服务体系的完善直接促进了生育率水平的提高。以北欧国家为例,正是在公共托育服务体系与相关配套政策的实行下,北欧国家总和生育率虽有波动,但20 世纪末以来基本保持在低生育水平1.5之上,明显高于其他欧洲国家。

其次,可以预料,未来几年教育的公平性和均衡性将会有显著提升,住房政策有可能会相应调整。在单独两孩和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实施之后的两三年内,新出生人口曾经有明显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教育资源紧缺问题。以北京为例,2020年北京迎来基础教育的入学高峰,学位缺口大约是 8万人,优质教育资源更加紧缺。2020年对应的是2014年前后出生的队列,因而2016年及后续两三年内相对较大规模的新出生人口势必会继续保持教育资源的紧缺局面。

近年来越来越突出的学区房价格高涨现象正是对优势教育资源焦虑的集中体现。教育资源的紧缺也大幅度提高了家庭教育开支,除了学区房还有各种培训支出,子女教育也需要父母积极参与配合,每个家庭都为子女获得优质教育资源而投入了相当可观的财力和精力,巨额的家庭教育开支和持续的精力投入成为家庭沉重的负担。教育的公平性和均衡性问题也显著影响了人们的生育意愿,导致相当一部分家庭不愿意多生。

因此,降低家庭教育开支,促进教育公平性和均衡性,是提高生育意愿的一项重要举措。与之相适应的是,住房限购政策对三孩家庭可能会有所松动。养育三孩需要有足够的住房空间,因此,促进家庭生育三孩也应支持家庭改善住房。

最后,放开三孩政策是之前系列生育政策调整的稳定延续。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由于人口规模庞大,生育政策的细小调整都有可能会带来可观的结果,因此渐进式政策调整也就成为一种务实举措。实际上,对于人口政策的基调在十九届五中全会时就已经定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就曾明确指出,“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自2018年起,新出生人口数量持续走低,无论是学界还是社会公众,对于国家可能再次出台生育调整政策均有所预期。这次放开三孩政策的确定也是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5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zhjjp.com/n/25146.html

(0)
nan
上一篇 2021-09-14
下一篇 2021-09-1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